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瓷器作伪给鉴定专家带来挑战 解读四大疑惑(图)
来源:北京日报 于海东 2009-04-20 09:23:0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五、不负责任的证书为何要收费

    目前鉴定市场上,专家语言鉴定与开具证书分开收费,而证书费用远远高于语言鉴定费用。在语言鉴定的基础上,专家往往鼓励人们开具证书,以收取更加昂贵的证书费。但是专家对这个鉴定本身却不承担责任,加之近年来证书贬值,消费者花了钱,也买不到心里的踏实。

    综上五点,宋先生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鉴定应该上升到鉴赏的高度,引导人们去关注收藏文化而非纠结于艺术品价值的高低。鉴定不收费,使得一批着眼于经济利益的伪鉴定家退出市场,而真正热爱文物的专家则把鉴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做,既有利于收藏文化的发展,也有助于收藏市场的稳定有序。

    解惑之4

    市场鉴定依靠“实战型”专家 


    行超 


    钟林元,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副秘书长,是一位有着实战和理论两方面丰富经验的玉器收藏专家。由于工作需要,钟先生广泛结交许多文物鉴赏专家,对于目前鉴定行业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了解。

    钟先生指出,许多收藏爱好者受到自身鉴赏能力的限制,往往依赖于那些手执鉴定证书的“鉴定家”,对他们的说法深信不疑。一件东西仅凭几句话,就可以顷刻间身价倍增或是一文不值。事实上,这些人的鉴定结果并不一定完全可靠。许多所谓的“鉴定家”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一些来自文博系统的专家,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识别真假的眼力并不高明。还有一些专家思想偏激,认定“民间没有好东西”,只要是民间藏品,就坚决否定。这样的“理论派”专家多年来脱离市场,又出于对书本知识的完全信赖,很容易看走眼,导致一些极其珍贵的文物被否定,甚至被遗弃。

    针对这种情况,钟先生建议成立一个由“实战型”收藏家组成的“古玩商会鉴定中心”,民间收藏品的鉴定主要由古玩商会承担。文博系统与民间收藏本来就应该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而现在,一些本应完全脱离市场的文博专家却难耐寂寞,忍不住去市场“客串”一把,凭自己的一纸证书挣钱。

    自古以来,就没有专门的鉴定行业,古玩商就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他们天天进货出货,经过千锤百炼,眼力非常好。现在的许多“实战型”鉴赏家一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市场上各种造假手段了如指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这种直接的实战经验正是“理论型”专家所缺乏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