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瓷器作伪给鉴定专家带来挑战 解读四大疑惑(图)
来源:北京日报 于海东 2009-04-20 09:23:0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解惑之1

    建立文物三级鉴定机制
 

    赵薇

    近日,在和文物鉴赏家王立军交谈时得知,他作为中央电视台全国寻宝活动的专家,几年间过目了60余万件藏品,赝品数量竟达58万余件。

    这组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艺术品市场的混乱状况。艺术品市场缘何如此?王立军给出如下分析:

    一方面是鉴定机构未尽其责。目前中国艺术品鉴定部门大多“只对内不对外”——只负责对国家馆藏和发掘文物进行鉴定,不承担社会藏品鉴定工作。

    另一方面是相关专家缺乏职业道德。目前市场上遍布“证书专家”,或各自为战,或三五成群,给钱就开证书,不顾藏品真假,不管藏家死活。

    在王立军看来,专家队伍的失控与失职,造成了鉴定的失度、失准,而这正是艺术品市场出现混乱的“症结”所在。他指出,如今将中国艺术品市场闹得一塌糊涂的,有这么几种“专家”:

    一是理论型专家。主要来自文博系统,他们上课滔滔不绝,著作一本接一本,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对市场赝品缺乏识别眼力。

    二是老好人型专家。此种专家最怕得罪人,无论何种藏品,皆称其“好”,无一不真。

    三是腐败型专家。这种专家无论藏品好坏,给钱就开鉴定证书。或者明明是件好东西,他偏告之“不好”,回头再找人把它买回来。更有甚者,带着藏家去朋友那里买东西,只要不是熟人店里的东西,他都判定为“假货”。

    四是复合型专家。这种专家可谓集诸多缺点于一身:眼光差,又贪心,危害最大。

    何为好专家?王立军认为,真正的专家,应是实战型的。既要人品好,又在市场中磨练过,具有好眼光。如今规范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秩序,要依靠实战型专家的力量。

    要聚拢专家力量,相关部门就要有所作为,行使权力。王立军认为,要整顿中国艺术品市场,文化部应该建立正规的文物三级鉴定机制,鉴定委员从下至上分为市、省、国家三级。

    市级为一级初审,这个环节直接面对民间的各种藏品,把握艺术品鉴定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如果无法确定真伪,可以到省里复审。若再有异议,可到国家的委员会申诉。国家委员会中的成员应该既包括文博系统里优秀的专家,也应涵盖民间的实战型专家。

    经过这样的三个环节,层层审核,层层把关,并且把鉴定的过程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避免了与利益相关的暗箱操作,从而真正体现收藏品本身应有的价值。只有这样,我国的艺术品市场才能逐步走向正规有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