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印象太深刻了!”游客陶小姐不禁捧起刚成型的泥坯,来个亲密接触,还不忘招呼朋友帮忙照相,“这么完整的传统工艺,还真是头一回见到,景德镇的瓷文化太有意思了。”
成型的泥坯在描画、上釉之后,送到窑房里高温烧制。这里的古窑房砖体斑驳,仿佛凝固着瓷都的千年回忆。原物迁至此处的“镇窑”,是景德镇保留至今的最后一座古窑,曾为明清皇族烧制出精美瓷器。它形同蛋壳,可同时烧制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瓷类,在世界陶瓷史和窑炉史上堪称奇迹。由于以松木为燃料,它又被称为“柴窑”,这一传统烧制工艺,曾让景德镇的青花瓷、玲珑瓷、颜色釉等特色传统名瓷声名远扬。
可要知道,古时候镇窑烧瓷全凭火眼金睛,由“把庄师傅”负责观看火色、火势,炼泥成瓷。相传万历年间,一位名叫童宾的把庄师傅,受命烧制特大的青花龙缸,因为工艺极难屡屡失败,最后以身赴窑,却不料这回竟然烧制成功了,于是便有了“童宾蹈火,龙缸乃成”的说法。后来人们封他为“风火仙”。今天,在古窑瓷作坊依然能见到建于明末清初的“风火仙师庙”。
2003年,一座基本模仿古窑缩小而建的小柴窑在古窑作坊落成,也成为国内唯一正在使用松柴为燃料,烧制各种高档青花、仿古瓷、工艺瓷的传统窑炉。小柴窑每月定期烧窑,10月中旬的一次开窑,适逢2008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召开,这让五湖四海的游人大饱眼福。“我们买了好多茶具啊,花瓶啊,总共2万多块呢。”来自重庆的老周夫妇满载而归直乐呵,“看中的就是柴窑瓷器的原汁原味,图的就是一个货真价实。”
大师瓷品创新不断
景德镇瓷器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不断与时俱进。现代大师瓷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新宠。我国陶瓷领域的工艺美术大师,有1/3云集在景德镇这个5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他们正以独特的个性,诠释着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所长赖德全出生于陶瓷世家,从事陶瓷艺术事业三十余载,独创“釉上珍珠彩”技法,填补了技术空白,而他用手指在瓷盘上作画,更堪称一绝。前不久原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分别赠送给他们的瓷瓶《源》、《脉》,便是由赖德全带领创作的。
赖德全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他刚创作完的瓷板画,这些作品多为白瓷板釉上彩,画面都是他不久前去华山、壶口瀑布、延安的写生,经窑炉800摄氏度高温烧成。赖德全捧出一幅作品左右端详,“瓷器这东西,要作画、配料、火候都控制好才能成功,但烧的结果往往难以预料,遇见一件满意的作品,真叫稀奇,自己也舍不得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