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高仿古瓷几可乱真 "景德镇"瓷器翻新迎远客(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潘笑天 彭光辉 2008-11-26 12:21:2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让人印象太深刻了!”游客陶小姐不禁捧起刚成型的泥坯,来个亲密接触,还不忘招呼朋友帮忙照相,“这么完整的传统工艺,还真是头一回见到,景德镇的瓷文化太有意思了。”

    成型的泥坯在描画、上釉之后,送到窑房里高温烧制。这里的古窑房砖体斑驳,仿佛凝固着瓷都的千年回忆。原物迁至此处的“镇窑”,是景德镇保留至今的最后一座古窑,曾为明清皇族烧制出精美瓷器。它形同蛋壳,可同时烧制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瓷类,在世界陶瓷史和窑炉史上堪称奇迹。由于以松木为燃料,它又被称为“柴窑”,这一传统烧制工艺,曾让景德镇的青花瓷、玲珑瓷、颜色釉等特色传统名瓷声名远扬。

    可要知道,古时候镇窑烧瓷全凭火眼金睛,由“把庄师傅”负责观看火色、火势,炼泥成瓷。相传万历年间,一位名叫童宾的把庄师傅,受命烧制特大的青花龙缸,因为工艺极难屡屡失败,最后以身赴窑,却不料这回竟然烧制成功了,于是便有了“童宾蹈火,龙缸乃成”的说法。后来人们封他为“风火仙”。今天,在古窑瓷作坊依然能见到建于明末清初的“风火仙师庙”。

    2003年,一座基本模仿古窑缩小而建的小柴窑在古窑作坊落成,也成为国内唯一正在使用松柴为燃料,烧制各种高档青花、仿古瓷、工艺瓷的传统窑炉。小柴窑每月定期烧窑,10月中旬的一次开窑,适逢2008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召开,这让五湖四海的游人大饱眼福。“我们买了好多茶具啊,花瓶啊,总共2万多块呢。”来自重庆的老周夫妇满载而归直乐呵,“看中的就是柴窑瓷器的原汁原味,图的就是一个货真价实。”

    大师瓷品创新不断

    景德镇瓷器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不断与时俱进。现代大师瓷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新宠。我国陶瓷领域的工艺美术大师,有1/3云集在景德镇这个5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他们正以独特的个性,诠释着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所长赖德全出生于陶瓷世家,从事陶瓷艺术事业三十余载,独创“釉上珍珠彩”技法,填补了技术空白,而他用手指在瓷盘上作画,更堪称一绝。前不久原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分别赠送给他们的瓷瓶《源》、《脉》,便是由赖德全带领创作的。

    赖德全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他刚创作完的瓷板画,这些作品多为白瓷板釉上彩,画面都是他不久前去华山、壶口瀑布、延安的写生,经窑炉800摄氏度高温烧成。赖德全捧出一幅作品左右端详,“瓷器这东西,要作画、配料、火候都控制好才能成功,但烧的结果往往难以预料,遇见一件满意的作品,真叫稀奇,自己也舍不得卖。”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