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人陈圣发正在用传统制瓷工艺进行利坯
“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半窑户,赢他随路唤都昌。”“陶阳”是景德镇的别号,清代龚鉽在《景德镇陶歌》中如此赞美这座千年瓷都。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上没有瓷字,因而古人论瓷多不称瓷而称陶。景德镇的陶瓷业始于汉代,距今已有1700年。北宋景德元年,真宗帝在这里设置官窑,瓷器底款为“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得名。景德镇地处昌江之南,又称昌南。据说,由于这里的瓷器远销海外,欧洲人把“昌南”念作了“china”,继而成了瓷器和中国的代称。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瓷文化元素成为亮色,“瓷器”、“China”、“昌南”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千年瓷都景德镇。
千年瓷都窑火不灭
松木葱郁虫鸣鸟啼,青山尽处古窑矗立。在景德镇枫树山蟠龙岗,古窑瓷作坊里连片的古建筑与雅致的环境相得益彰。古作坊错落有致,拉坯、剐坯、施釉、烧窑等工序环环相扣。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工艺十分独特,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一杯工力过手72方克成器”,也就是说一只普通杯子的工序达到72道之多,炼泥、拉坯、彩绘者各司其职,甚至连绘图者也按照花鸟鱼虫不同题材明确分工。
“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手工制瓷,现在这里干的活儿跟从前一样。”在古窑瓷作坊展示手工拉坯的76岁老艺人王炎生,从事这项技艺已有60多年,他边与游人搭着话,边转动辘轳。一捋,一拉,手随泥走,泥随手变,飞转的车盘上,瓷泥转瞬间就成型,精湛的技艺引来游人啧啧称奇。一问方知,原来一次性做成空心葫芦,是王老的拿手绝活,他和陈圣发、汪申芳等10人刚被评为首批“景德镇市传统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