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清三代御瓷领衔春拍 屡刷记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06-05 10:17:26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大部分人将官窑瓷器,称为御制瓷器。但我个人更同意这种看法:官窑瓷器中,由皇帝钦点或亲自监督制造的瓷器,才能被称为御制瓷器。清朝瓷器的收藏重点,主要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官窑,俗称‘清三代’。其中御制瓷器因更为罕见而备受关注。”闫冬梅女士说,“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均热衷于收藏古物,影响所及,御制器物亦精益求精。如乾隆皇帝,他自身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对器型、图案、色彩、品种要求很高,所有御制瓷器须经御批审定和御出图样方可烧造。而对于这些御制瓷器,工匠们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打造。因此,清三代御瓷的市场价格不会因目前经济形势而下跌。”

  在中国嘉德5月29日的拍卖中,一件雍容华贵、器底满施松石绿釉,并落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金彩篆书款的“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莲花纹撇口瓶”则估价400万-600万元人民币,成为此次从日本回流的瓷器拍品中最具分量的一件。这件花瓶饰有丰富的色彩,造型端庄,瓶体滑润,是乾隆时期御制瓷器的代表之作。

  除了难以媲及的制作工艺,“存世稀少”和“被国际机构和国际收藏家追捧”则是使得清三代御制瓷器市场价格。

  稳高不下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清三代御制瓷器,皆有专门的窑场为皇室特别制作。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制作效果,它们所凝聚制作时间是难以测计的,产量很小。而能流传于世、保存良好至今的清朝御制瓷器便更为稀少。”闫冬梅女士说。

  据统计,改革开放前,明清官窑瓷器,在私人手中流通的藏品数量大约只有2万件。改革开放后,市面上的明清官窑瓷器数量增至4万件左右。经过近30年的流失和损坏,如今市场中流通的明清御制瓷器则更加稀少。

  大英帝国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珍藏,是使清代御制瓷器在市场中价格稳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它们对中国清朝官窑瓷器的认可和推崇,使得国际收藏机构和国际收藏家也开始对清官窑瓷器热烈追捧。

  收藏御瓷,如何不败?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收藏清代御瓷时要注意几点,首先是器型应该规整,没有变形。”台湾收藏家刘太乃先生说,“其次品相完好,没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另外色彩艳丽、纹饰精美,没有脱色和花纹不完整的情况;最后应特别留心几个特殊年代的瓷器制品。”

  在故宫博物院瓷器部主任吕成龙先生看来,考据一件藏品是否是真品,并且是否值得珍藏,是一门值得终生研究的学问,但对于新晋的收藏家,考据中国古代瓷器的重点则在于造型、纹饰、胎釉彩、烧造工艺和款识等五个方面。

  而对于研究古瓷已有数十年经验的闫冬梅女士来说,珐琅彩瓷则是清代御制瓷器中更值得关注的门类。“虽然青花、粉彩和单色釉都是人们熟知的官窑瓷器,但并非所有的青花、粉彩和单色釉都是为皇室定制的御制瓷器。”闫冬梅女士说,“相比之下,想要收藏清朝御瓷的藏家,则更应该关注珐琅彩瓷。它们都是御制瓷器。”珐琅彩瓷仅在清康雍乾三朝宫中有少量生产,专供皇室御玩。

  作为宫廷御用瓷器的珐琅彩瓷一旦有了名人故事的加入,它的价值将更加不容小觑。而清三代时期,许多著名的书画家同时供职于宫廷,如西洋宫廷画师郎世宁、利玛窦等。在这个时期的珐琅彩瓷等工艺品中常常能看到具有这些书画家个人风格的花鸟、山水和人物图案,有些书画家不仅提供画稿和题字,甚至是亲自在珐琅彩瓷上作画写字。

  除了清三代官窑,清朝晚期的官窑瓷器也会成为市场中的收藏重点。”清三代御制瓷器在民间流通的数量十分有限,而晚清御制瓷器中有些品种的工艺也可圈可点。比如同治大婚用瓷、慈禧、道光“慎德堂制瓷”,都是值得留意的。吕成龙先生说,“相比清三代官窑瓷器,故宫晚清的官窑彩瓷数量多,称筒瓷,把重复品、一个规格的封装起来,筒瓷数量相当大。”而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杨静荣则认为,咸丰时期太平天国的战争曾经波及到景德镇,使它曾中断生产,因而咸丰官窑的传世物品也很稀少,值得收藏。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