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瓷藏家刘渊与他的藏品 实习记者 杨赋/摄
骑战马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一个大汉潇洒地从马背上的皮囊中拿出一个扁壶,豪迈畅饮……昨日看到这个式样独特的元青花“四系扁壶”时,一段珍藏的历史就这样自然地呈现出来。“四系扁壶”是云南省首件通过科学鉴定确认的元青花,它是古人放在马背上装水、装酒的特殊器物,而这个扁壶背后还背负着收藏界一个争论不休的谜题。
云南首件元青花现世
“四系扁壶”式样独特,它小口卷唇、溜肩、体呈扁长方形,肩部两端向下垂到底,长方形砂底,两肩各塑贴两条螭龙,两面绘有鱼藻纹。此类扁壶虽为元代特有,但并非中国传统器物造型。可以想象的是,当年成吉思汗的马队向欧洲大陆飞砂走石进发的过程中,随军工匠们从西亚和欧洲的器物中捕捉到了造型灵感。
去年12月,云南藏家刘渊在云南省第二届全国民间收藏品交流大会上“淘”到了这件宝贝。那是一个江西人摆的地摊,刘渊一眼就看出摊子上虽然没有什么“好东西”,但是这个人却有些来历。几番交谈后,江西人终于从背后的竹箩中拿出这个“四系扁壶”,叫价8000元。
“当时没有科技手段可以检测,我自己也不是很确定,找来了收藏界的朋友,对方也说是好东西,最后我咬咬牙,以3000元的价格成交。”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渊颇为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