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宝者长期乱采滥挖
新华社电(记者 刘泉龙 邵海军)记者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宁东镇采访西夏瓷窑遗址时,发现这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盗宝者长期乱采滥挖,使瓷窑遗址被毁坏得千疮百孔,已给我国西夏瓷器考古研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宁夏博物馆原馆长、文物考古专家钟侃介绍说,西夏瓷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夏时期瓷窑遗址,也是我国西夏瓷窑考古研究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之一,其烧瓷时间从西夏经元代至明清,延续时间长达几百年。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曾连续3次进行系统考古发掘,在这个遗址内清理出大量西夏瓷器等珍贵文物,填补了我国陶瓷研究史的空白。
记者在这个遗址现场看到,一条自西向东的河谷把遗址分为南北两处,河谷两边几乎看不到连片保存完整的地表遗址,满地散布的瓷器残片在阳光照射下发出亮光,而盗宝者挖开的深坑更是随处可见,瓷窑遗址满目疮痍。
在河谷底部,记者自东向西到西夏瓷窑主体部分看到,在这段长约1000米的河谷北侧,有的地方被盗宝者采挖而造成大面积遗址坍塌,有的地方瓷窑顶部裸露在外。
记者在现场粗略数了一下,遗址被各种器具挖过的盗洞、深坑近百个。但令人费解的是,记者在现场采访两个多小时,竟然没人过问,记者也没有看到明显的文物保护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