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唐代邢窑琴炉:典型"小器大做"颇具盛唐遗韵
来源:齐鲁晚报 钱汉东 2009-08-18 09:22:16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香炉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但是一个极具社会历史情趣的话题,也具有特殊的鉴赏价值。为了陶冶文化性情、传播文史知识,我们特地开辟了“日照香炉”栏目,请著名收藏家、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钱汉东先生讲述香炉的文化内涵,与大家一起触摸这段悠远的历史。

    ——编者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内战,北方瓷粗犷、豪放的激情与南方瓷精致、委婉的情思,到唐代巧妙合流。代表唐代北方白瓷最高成就的邢窑,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眼前这尊唐代邢窑琴炉,堪称一绝,至少应是唐代王室贵族使用的物品。我曾走访考察各地古窑遗址和各大博物馆,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美妙的琴炉。琴炉高5.2厘米,炉口径为3.3厘米,器型规矩,工艺精致,炉内及底皆施乳白色的釉彩,釉色纯净均匀,釉质肥厚,雪白莹润,足底露出胎骨,可见瓷土淘洗极其仔细。炉为束颈卷沿,广肩鼓腹,三只兽足鼎立,向外微微撇开,十分强健有力。这个琴炉是典型的“小器大做”,小巧玲珑中显出沉稳大气,丰满圆润里可见精致美观,颇具盛唐遗韵。

    邢窑遗址位于河北省内邱、临城、邢台等三地,邢窑因旧属邢州而得名,为燕赵故地,多有壮士。《史记·货殖列传》云:赵国男子“相聚游戏,悲歌慷慨”。

    唐代商贸极度繁荣,使得铜钱不敷应用,为聚铜制钱,朝廷诏谕天下,禁止用铜铸造生活用品。张德谦《瓶花谱》云:“古无瓷瓶,皆以铜为之,至唐始尚瓷器。”随之,瓷器使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当时北方烧造白瓷的区域非常广泛,但以河北邢窑最为突出。它与南方越州出产的青瓷交相辉映,成为唐代陶瓷业的两大主流,并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争奇斗艳的两大体系,为唐以后白瓷的发展和彩瓷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邢窑是我国著名陶瓷发展史上名烁古今、蜚声中外的重要窑场。它创制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制时间为九百多年。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窑胎质坚细洁白,造型凝重大方,雅而不俗,千百年来深受百姓喜爱。它以白胜霜雪的洁净色调和朴素大方的典雅风范见长,体现了唐人重洁白无瑕、朴实无华的高尚情操,同盛唐博大恢宏的气魄如出一辙。

    邢窑白瓷除以色白见长外,另一个特点是朴素而少装饰。匠师的才能主要表现在造型艺术之中,因此邢窑器型大多简洁、质朴、端庄。这一特点在小琴炉上可见一斑。

    古代文人颇有雅趣,他们喜好琴棋书画。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宴乐场上、文人雅士的书斋中,都离不开琴、瑟、筝、箫。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弹琴人在弹琴前很注重礼仪,一般会对月、沐浴、净手、焚香。故在文房用具中,香炉成为不能缺少的重要器物。于是专门为抚琴弹筝用的小型香炉应运而生,文人们还为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琴炉。琴炉燃香一次一支,故炉体小巧玲珑,置于琴桌前更显斯文。在书斋里点一炷香,弹一会儿琴,香气氤氲,琴声缭绕;看着袅袅升起的一缕青烟,闻着阵阵飘来的幽香,犹如身入仙界,到达物我两忘之意境。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