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捡漏是个技术活 台湾藏家成都1500买对明代瓷瓶
来源:重庆商报 潘佼佼 2009-04-09 09:47:59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花几十元买来的“破碗”摇身一变价值万金,这些一夜暴富的“捡漏”神话,曾引得无数投机者挤进藏界。尽管妄图捡漏的人大都被“赝品”忽悠,但成都市场上也并非无漏可捡。上周,台湾地区资深艺术品经纪人许伯雄就花了1500元,在成都买了两只明代瓷瓶。

    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许伯雄每次来都会在各个古玩店铺逛一圈。而他新近纳入囊中的两只明代瓷瓶,就是在送仙桥古玩城的一家店铺偶然觅得。

    据许伯雄介绍,这家店铺里摆满了各种瓷器,他第一眼扫过去看到的多是晚清、民国时期的瓷器,还有一些一眼就能看穿的新仿货。不过,在店铺一个不起眼角落里,两只古拙的瓶子引起了许伯雄的注意。经过仔细端详,他确定这是一对民窑出产的明代青花釉里红瓷瓶。

    “当店主报出一只800元的价格时,我就断定他对瓶子没什么了解。”许伯雄最终花了1500元将两只瓷瓶买下。当他用旧报纸里三层外三层地将瓷瓶包好时,店主还不解地问他:“这两个瓶子有这么值钱么?”就在成都的地摊上,许伯雄曾经花1000元“淘”到过一件至少有四千年历史的黑色石头手镯。

    “捡漏是个技术活,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成都本地藏家成勇解释道。很多初入收藏的人都想“捡漏”,这其实是一大误区:因为没有积累的人捡到的,往往是烫手的赝品;还有一些藏家疏于学习,本来无意捡到的“漏”反而又丢了。

    “真正的捡漏靠的绝对不是运气,而是眼力,盲目地购入捡不了漏。”许伯雄表示,他初入收藏圈的时候也交了不少学费,但吃一堑长一智,在有了充分的积累之后,才有了如今捡漏的可能。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